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世界微速讯:稷下学宫是战国初期文化教育中心_稷下学宫

发表于: 2023-06-26 11:16:12 来源:互联网

1、“稷”是齐都临淄一处城门名,“稷下”即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 百家争鸣之地———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,又称稷下之学,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,始建于齐桓公。

2、稷下是齐国国都城门,位于齐国国都临淄(今山东淄博市)稷门附近。

3、,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。


(资料图片)

4、学宫因处稷下而称“稷下学宫”(这和东汉“鸿都门学”得名相同)。

5、 战国时期,齐国是东方大国,鲁国不但弱小, 稷学宫遗址碑而且很快就灭亡了。

6、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圣地,是稷下学宫。

7、它基本与田齐政权相始终,随着秦灭齐而消亡,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。

8、编辑本段稷下学宫创设的历史条件 齐本是周开国大臣姜子牙的封地,姜齐奉行尊贤上功的国策 宋台州公使库刻本《荀子》书影(现存日本),很快开发成为强国,春秋时期,一度成为霸主。

9、到公元前386年,失去社会支持的姜氏失去政权,经过几代努力而获得齐国上下广泛支持的田氏,取代姜氏,田和成为齐国国君,衰微的周王朝代表周朝各国对此表示承认,这一事件被称为田氏代齐。

10、王族换了,国家依然兴盛, 对于这次“篡位”,一直以来很少听到批评的声音,甚至很少有人以“篡位”称呼此事。

11、对此庄子有句辛辣的评论道“彼窃钩者诛;窃国者为诸侯,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。

12、”『见《庄子·外篇·胠箧第十》』 田齐的第三代国君齐桓公田午,为聚集人才,在齐国都临淄西门外创建稷下学宫,将学者封为“大夫”。

13、学宫延续至末代齐王田建时期方才衰弱。

14、这个学宫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才消失,和田齐政权存在时间基本一致。

15、编辑本段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稷下学宫实行“不任职而论国事”、“不治而议论”、“无官守,无言责”的方针,学术氛围浓厚,思想自由,各个学派并存。

16、人们称稷下学宫的学者为稷下先生,随其门徒,被誉为稷下学士。

17、 齐威王即位,为革新政治,选贤任能,广开言路,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 齐国博物馆--稷下学宫的内涵展示处宫。

18、齐宣王时期,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,“趋士”、“贵士”、“好士”,稷下学宫的规模和成就达到顶峰(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就和齐宣王有关)。

19、齐宣王对稷下学宫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20、当时,四方游士、各国学者纷至沓来,“邹衍、淳于髡、田骈、接子、慎到、环渊之徒七十六人,皆赐列第为上大夫,不治而议论。

21、”(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) 儒、道、名、法、墨、阴阳、小说、纵横、兵家、农家等各家学派林立,学者们聚集一堂,围绕着天人之际、古今之变、礼法、王霸、义利等话题,展开辩论,相互吸收,共同发展,稷下学宫达到鼎盛。

22、世称“百家争鸣”。

23、对此,司马光在《稷下赋》中说:“致千里之奇士,总百家之伟说。

24、” 然而,齐闵王后期,不听谏言,邹衍很快离开齐国去了燕国,随后,齐几乎为燕将乐毅攻灭。

25、齐襄王时期,齐国重建,虽然努力发展稷下学宫,但是稷下学宫仍然没有能够恢复到鼎盛时期的面貌。

26、 稷下学宫最有名的两个人是孟子和荀子。

27、两人都曾在稷下学宫任职,荀子在齐襄王时期曾三为“祭酒”。

28、 至齐襄王的儿子齐王建即位,稷下学宫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,并随着齐的灭亡而消失。

29、编辑本段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秦朝设有七十员博士官的制度,据说是沿用了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; 稷下学宫方位图而且,秦的著名博士叔孙通(为汉朝制订朝礼,朝礼制定后,刘邦曾经说:“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。

30、”),就号称“稷下生”。

31、 稷下学宫本身有很多功能:其成员即可以充当政府的智囊团,又著书立说进行学术研究,由于广收门徒,还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,可以说是一所非常成功的大学。

32、战国时期,三晋纷乱,楚则保守落后,秦虽是新兴,文化未盛,齐几乎始终领导文化潮流。

33、而中国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,差不多都能从稷下找到源头。

34、如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学,基本上是孟、荀两派理论的交替使用;再如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,一直在中国盛行,并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;此外还有在汉朝早年流行的黄老思想。

35、 在中国几千年历时中,稷下学宫学术氛围之浓厚,思想之自由,成果之丰硕,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
36、 稷下学宫的历史地位 从稷下学宫的施行方针及其成果意义来看,稷下学宫完全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所大学,第一所学术思想自由学科林立的高等学府。

37、编辑本段兴盛及学术思想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,曾容纳了当时“诸子百家”中的几乎各个学派,其中主要的如道、儒、法、名、兵、农、阴阳、轻重诸家。

38、梭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,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干人左右,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、淳于髡、邹衍、田骈、慎到、接予、季真、环渊、彭蒙、末钅开、尹文、田巴、儿说、鲁仲连、邹爽、荀子等。

39、尤其是荀子,曾三次担任过学宫的“祭酒”(学宫之长)。

40、当时,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,无论其学术派别、思想观点、政治倾向,以及国别、年龄、资历等如何,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,从而使程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。

41、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、诘难、吸收,成为真正体现战国“百家争鸣”的典型。

42、更为可贵的是,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,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“上大夫”,并“受上大夫之禄”,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,允许他们“不治而议论”(《史记·田敬仲完列传》),“不任职而论国事”(《盐铁论·论儒》)。

43、因此,稷下学宫是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,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,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。

44、 稷下学宫的学术博大精深,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。

45、就儒学而言,曾在稷下学宫中有影响的儒家学者,前有孟子,后有荀子。

46、《盐铁论·论儒》中记:“齐宣王褒儒尊学,孟坷;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,不论职而论国事。

47、盖齐稷下先生干有余人。

48、”现代学者钱穆认为这段史料不可靠,孟子不是“稷下先生”(参见钱穆《先秦诸于系年·孟子不列稷下考》),但有不少学者不同意钱穆的观点。

49、不管孟子是否稷下先生,可以确定的是,孟子长期居齐,他的思想颇受樱下学者的影响,如孟子关于“养浩然之气”的思想,就有学者认为是受稷下先生宋钅开、尹文“气论”的影响(参见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稷下黄老学派批判》、侯外庐《中国思想通史》第一卷等)。

50、至于荀子,则是稷下学宫的最后一个大师,他立足儒家,对稷下学术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总结,从人性论、认识论、政治理论、天人关系等诸方面对稷下学术进行了吸取和修正,从而将诸子学术推向高潮,成为战国诸子学的真正总结者,其中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就是荀子的“礼法结合”的政治思想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极公司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